专家讲堂——病虫防治-凯时娱乐

凯时娱乐-凯时app  
网站地图
 


 技术指导

专家讲堂——病虫防治
发布日期:2011-05-14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黄瓜的栽培管理及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北农绿亨技术专家 徐金良

        无论是从接到的咨询电话还是从推广会,我都了解到各地种植黄瓜较为普遍。下面先谈一谈黄瓜栽培中要注意的几个点:1、深沟高畦。这个道理很简单,排灌水方便,特别是露地黄瓜,当然有滴管设施更好。2、黄瓜的根系浅,根量少,吸肥、吸水能力弱,不同于其他葫芦科作物,如葫芦、南瓜等,且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,在施足基肥(2000公斤-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及适量复合肥)的基础上,“勤施、薄施”,以6-8天施肥一次为宜。3、黄瓜开花结果期需水量最多,除苗期控制水分外。晴天一般一天淋水1次,有旱情的情况下3-5天灌水1次,雨天注意排水防涝。4、黄瓜的整枝,根据品种,主蔓结瓜的一般不用整枝,主侧蔓结瓜或侧蔓结瓜的要打顶、整枝。购种时,根据供种商提供的资料处理。5、头瓜要及时采收,以免影响后续瓜的生长,甚至妨碍植株生长,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,从而影响产量。
        黄瓜常发的病害,在发病症状上也容易混淆的,一种是细菌性角斑病,一种是霜霉病。黄瓜的靶斑病,近几年在各地发生较严重,较难防治。先说一下细菌性角斑病,症状是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,黄褐色,湿度大时,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粘液,干后形成一层白色膜,或白色粉末状物,病斑后期质脆,易穿孔,果受害,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,腐烂,有臭味。这是在症状上区别霜霉病的特点。
        霜霉病病斑也呈黄褐色,受叶脉限制,病斑呈多角形。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,或灰褐色稀疏霉层,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,叶片干枯。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。
        黄瓜靶斑病是半知菌的棒孢菌引起的病害,也属真菌性病害。而单独用治疗真菌性病害药剂防治很不理想。实践中推测,黄瓜靶斑病发生是真菌和细菌混合侵染引起,且对常用治疗真菌细菌药剂产生抗性的病害。症状: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,直径约1毫米左右,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,易穿孔,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,病斑整体褐色,中央灰白色,半透明。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-15毫米,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,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,呈环状,此病又称:黄点子病。上述病害除用药剂(具体药剂可参考我公司农化手册)外,而温室黄瓜发生霜霉病,可根据其发病特点,控制温室温、湿度来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与发展。黄瓜霜霉病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-24℃,低于10℃或高于28℃ 较难发病,低于5℃ 或高于30℃基本不发病,适宜的发病湿度为85%以上。在霜霉病发病(大多数药剂产生抗性)时,温室可于上午9点前放风,在9点后室内温度上升加速时,关闭通风口,使室内温度快速提升至34℃,并维持在33-34℃。下午3点后,放风,并加大通风,使室内温度降低并维持在16℃,低于16℃关闭风口保温,使环境条件不利霜霉病的侵染,霜霉病大发生并蔓延,可进行高温灭菌处理。温室上午10点时,关闭风口,进行封闭。当温度达到42℃,记录时间,维持42℃-44℃达2小时,后逐渐通风,缓慢降温至30℃,可比较彻底杀灭霜霉病病菌,这可能对黄瓜生长有一定影响。病害严重时也是无奈之举,先控制住病害,再考虑对黄瓜生长的恢复。
        黄瓜生长过程中,常发生的还有化瓜及花打顶现象,种植户常常对此病害识别不清楚。这属生理性病害,减少这种现象发生,首先保证黄瓜根部健壮是关键。其次水分、养分的正常供应。多用一点绿亨天宝调节,增强其抗逆能力。化瓜症状表现为刚座上的瓜细或正在发育中的小瓜条,生长停止,由瓜尖开始至全瓜逐渐退绿变黄,变细变软,干瘪,最后干枯或脱落。花打顶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停滞、矮小,生长点附近在很短时间里,形成雌雄花密集相间的花簇,瓜秧顶端不长心叶呈花抱头状态。植株中下部叶片浓绿,表面有突起或皱缩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

         我国水稻病害种类较多,约有40余种,常年发生较重的病害有以下几类。
         一、稻瘟病
      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,分布广,危害大,常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,还使稻米品质降低。稻瘟病在水稻全生育期中都可发病,按发生部位和表现的症状可以分为苗瘟、叶瘟、叶节瘟、节瘟、穗颈瘟和谷粒瘟。
      发生特点:稻瘟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和病谷上越冬。次年春天当气温回升到20摄氏度左右时,若遇降雨,就会不断地产生分生孢子。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,引起周围秧田或稻株发病,另一途径是播种病谷,引起苗瘟。病稻草和病谷是稻瘟病的初次侵染来源。
      防治方法:①种植抗病品种,及时处理病稻草;②配方施肥,采浅水分蘖,移苗晒田;③药剂防治:可选择28%多·井400-600倍液、40%稻瘟灵乳油800-1000倍液、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-1500倍液或50%春雷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喷雾防治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水稻纹枯病
      水稻纹枯病发生普遍,也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。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,尤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,主要危害叶鞘,次为叶片和穗部。病害发生时先在叶鞘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,扩大呈椭圆形,最后呈云纹状,由下向上蔓延至上部叶鞘。病鞘因组织受破坏而使上面的叶片枯黄。在干燥时,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,边缘暗褐色。潮湿时,病部长有许多白色蛛丝状菌丝体,逐渐形成白色绒球状菌块,最后变成暗褐色菌核,菌核容易脱落土中。
      发生特点:纹枯病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,也能由菌丝或菌核在病稻草或杂草上越冬。水稻成熟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在田中,成为第二年或下季稻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。长期淹灌深水或氮肥施用过多过迟,使稻株内部纤维素、木质素减少,茎杆变细,组织软弱,有利于病菌入侵,而且也易倒伏,加重病害。
        防治方法:应采用综合措施,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。①农业防治: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,以消灭野生寄主;病稻草和杂草要经过高温堆沤腐熟后,才能作肥料施用;多施基肥,氮、磷、钾搭配施用,防止偏施氮肥,以保证稻苗稳健生长,增强抗病能力;科学排灌,防止串灌,要浅水勤灌,适时适度晒田。②化学防治:可选择绿亨叶纹苏600-800倍液、28%多·井悬浮剂400-600倍液、250克/升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-2500倍液或50%春雷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均匀喷雾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稻曲病
        又称黑穗病、谷花病、青粉病,俗称“丰产果”。该病只发生于穗部,为害部分谷粒。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,逐渐膨大,内外颖裂开,露出淡黄色块状物,即孢子座,后包于内外颖两侧,呈黑绿色,初外包一层薄膜,后破裂,散生墨绿色粉末,即病菌的厚垣孢子,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,风吹雨打易脱落。河北、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稻区时有发生。
        发生特点: 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。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,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。气温24-32℃病菌发育良好,26-28℃最适,低于12℃或高于36℃不能生长。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发病重;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;施氮肥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;连作地块发病重。
        防治方法: ①选用抗病品种。②避免病田留种,深耕翻埋菌核,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。③改进施肥技术,基肥要足,慎用穗肥,采用配方施肥;浅水勤灌,后期见干见湿。④药剂防治:可选用绿亨叶纹苏600-800倍液或30%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-800倍液或86.2%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做好病虫防治   稳夺玉米丰产

        1、玉米大、小斑病
        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,严重的长达10-30厘米以上,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,形成不规则形大斑。病斑最初水浸状,很快变为青黑色,最后变为黑色霉状物。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,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,近椭圆形,病斑边缘色泽较深,为赤褐色。此外,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。
        防治方法:①选用抗病品种。②农业防治:轮作倒茬和深翻可减少病菌数量;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初侵染源;适期早播,有避病作用;加强肥水管理,可提高抗病力。③药剂防治:可用绿亨2号700-800倍液、绿亨9号可湿性粉剂400-800倍液、250克/升苯醚甲环唑乳油2000-3000倍液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喷雾。视病情每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,连续2-3次。
        2、玉米丝黑穗病
        俗称“乌米”或“灰包”,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,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。土壤温度较低并且比较干燥时,玉米出苗迟缓,发病率高。因此,在冷凉地区,丝黑穗病发生就重。
        防治方法:①选用抗病品种。②实行轮作、深耕: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,倒茬3年可有效地防治本病;深翻土壤,将病菌孢子压到播种层以下,可减少菌源、减轻发病。③药剂防治:此病是苗期一次性侵染的病害,在苗期利用药剂如绿亨2号700-800倍液、绿亨9号800-1000倍液喷雾预防病菌的侵入,将会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。也可在发病前期选择上述药剂防治。
        3、玉米螟
      玉米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,造成花叶;抽穗后钻蛀茎杆,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。蛀孔处遇风易断,减产更严重。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,造成籽粒缺损、霉烂、变质。
        防治技术:①消灭越冬虫源:在越冬幼虫羽化前,将玉米、高粱等有虫秸秆作燃料铡碎沤肥和封存穗轴,是消灭越冬幼虫,压低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。②药剂防治:施药方法有撒施颗粒剂、药液灌心和药液喷雾等。第一代幼虫集中在心叶内为害,可选择5%毒·辛颗粒剂撒施于心叶内;药液灌心可用480克/升毒死蜱乳油1000-2000倍液、522.5克/升氯氰·毒死蜱乳油1500-2000倍液,灌在玉米心叶内,每株10毫升;亦可使用上述灌心药剂喷雾,浓度可稍高些,以心叶为重点。
        4、玉米红蜘蛛
       以成、若螨刺吸玉米叶背组织汁液,被害处呈失绿斑点,影响光合作用。为害严重时,叶片变白、干枯,籽粒秕瘦,造成减产,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。红蜘蛛喜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,干旱少雨年份或季节发生较重,7-8月进入为害盛期。
      防治方法:当叶螨在田边杂草上或边行玉米点片发生时,进行喷药防治,以防扩散蔓延。可用绿亨20%哒螨·单甲脒乳油1500-1800倍液、绿亨104悬浮剂1000-2000倍液或10%阿维·哒螨灵乳油2000-3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        5、蚜虫
        以成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取汁液,受害植株叶片卷缩、植株萎蔫、甚至枯死。老叶受害,提早枯落,缩短生育期,造成减产。
        防治方法:在预测预报基础上,根据蚜量、天敌数量占蚜量的百分比、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,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。(1)用玉米种子重量0.2%的10%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,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、蓟马、飞虱效果优异。(2)生长期可用2%阿维·高氯氟微乳剂1000-1500倍液、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、20%啶虫脒可溶粉剂5000-7500倍液,7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-10000倍液或10%烯啶虫胺可溶液剂3000-4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采取科学有效措施  及时防治棉花病

        近几年来,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大,连年重茬,加之管理粗放,病虫害发生严重。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棉花的质量和产量。现将棉花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:
        1、立枯病 
        主要危害幼苗。棉苗受害后,在茎基部出现褐色凹陷条斑,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绕茎一周,病部缢缩变细,出现茎基腐或根腐。病死棉苗水分迅速丧失,不倒伏。阴雨多湿天气,利于发病。地势低洼,土质粘重,幼苗生长缓慢,排水不良,易发病。防治方法:①加强栽培管理。播前深翻晒土,提倡高垄地膜栽培,增加土壤通透性,科学控制水分,培育壮苗。②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用绿亨一号5000倍液、绿亨3号600-800倍液或绿亨7号3000-5000倍液灌根,隔7-10天灌1次,连续2-3次。
        2、炭疽病 
        病苗在根茎交界处出现红褐色条斑,组织硬化、凹陷、开裂,严重时病部变褐,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红色黏稠胶状物。  防治方法:①选用质量好的无病种子和种衣剂播种。②加强田间管理,促使棉苗早发、壮苗,减少苗期发病;加强肥水管理,防止棉株铃期早衰和生长过旺;加强田间通风透光,降低田间湿度,使之不利于病菌侵染。③发病初期喷洒绿亨2号700-800倍液、50%春雷·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800倍液或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-1000倍液,隔7-10天喷1次,连续2-3次。
        3、枯萎病和黄萎病
        棉花枯萎病,黄萎病都能为害维管束组织,引起棉花叶片变色,干枯、脱落,棉株变成光秆,植株萎蔫,以致枯死。防治方法:①严禁从病区调运棉籽,选用抗病品种。②与禾谷类作物实行3-4年轮作,适时播种,培育壮苗。增施磷、钾肥,增强植株抗病性。③在发病初期选择绿亨9号400-800倍液、绿亨一号5000倍液或绿亨7号3000-5000倍液喷雾或灌根。
        4、棉蚜
        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叶背面和幼嫩部分吸食汁液,使棉叶畸形生长,向背面卷缩。棉蚜最适宜温度为25度,相对湿度为55%-85%,多雨气候不利于蚜虫发生,大雨对蚜虫有明显抑制作用,而时晴时雨、阴天、细雨对其发生有利。防治方法:可选用绿亨7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0-15000倍液、10%烯啶虫胺可溶液剂3000-4000倍液、20%啶虫脒可溶粉剂5000-7500倍液、26.5%敌畏·吡虫啉乳油1000-1500倍液或200克/升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-2000倍液喷雾。视虫情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,注意喷雾要均匀周到。
        5、棉红蜘蛛
        棉红蜘蛛主要在叶背面群集吸取棉花汁液,被害棉叶开始出现黄白色斑点,为害严重时叶片出现红色斑块,直到整个叶片变成褐色,干枯脱落,干旱年份为害猖獗。防治方法:可选择绿亨20%哒螨·单甲脒悬浮剂1200-1800倍液、绿亨螨平2000-3000倍液、绿亨104 悬浮剂1000-2000倍液、25%单甲脒盐酸盐水剂800-1000倍液或18%阿维·矿物油乳油1000-2000倍液喷雾。视虫情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,注意喷雾要均匀周到。

        6、棉铃虫
        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,主要蛀食蕾、花、铃,也取食嫩叶。该虫是我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,为害十分猖獗。防治技术:①中耕灭蛹。麦收后及时中耕,灭茬破埂,破坏棉铃虫蛹室,压低虫源基数。②化学防治:一代棉铃虫绝大多数在麦田为害,为害期是小麦穗期,防治小麦病虫时就可兼治。 二代以后的棉铃虫防治药剂可选择绿亨101、2%阿维菌素水乳剂、绿亨冠云、522.5克/升氯氰·毒死蜱乳油或5%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等喷雾。在防治过程中交替轮换使用上述药剂,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,取得最佳防治效果。
        7、棉盲蝽象
        由于成虫具有一定的迁飞性,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,因此在防治时要以棉尖为重点,从外围向中心喷。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绿亨101、20%氯氰·毒死蜱乳油、522.5克/升氯氰·毒死蜱乳油、480克/升毒死蜱乳油或2%阿维·高氯氟微乳剂等。   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提示:在使用上述药剂防治病虫害时,可每桶药水(15千克)加入一包“害立平”强力增效剂,以提高农药的渗透和展着性,增强病虫防治的效果,更好地发挥药效。

 

 
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