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技术指导
草莓轮斑病 |
发布日期:2013-03-25 |
症状: 主要侵害叶片,多从叶缘开始侵染。初形成紫褐色小斑,以后扩大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“v”字形斑。病斑边缘紫红色,中央黄褐至灰褐色,多有较明显轮纹,其上密生黄褐至黑褐色小粒点。后期病斑可发展至1/4~1/2叶片大小,使病叶枯萎死亡。 发病规律: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组织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。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,借气流、浇水、农事操作传播。随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,使病害进一步扩展蔓延。平均气温达17℃,空气潮湿有利发病。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。 防治方法: (1)选用优良抗病品种。 (2)移栽前清除病叶和重病株,集中施药防治,或用药液浸苗10~20分钟,晾干后移栽。 (3)发病初期选喷绿亨2号(80%多·福·锌可湿性粉剂)700~800倍液、绿亨9号(80%噁霉·福美双可湿性粉剂)600~800倍液、绿亨70%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绿亨6号(50%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)1000~1500倍液、50%多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、绿亨250克/升苯醚甲环唑乳油2500倍液。保护地可用15%腐霉利烟剂250~350克/亩熏烟防治或2.1%丁子·香芹酚600~800倍液喷雾。 |
|
|
|
|